人物简介
孙红霞,女,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对策理论与应用、决策理论方法、科技政策模拟。科研能力突出,连续6年受到学校科研表彰,获得beat365官方网站“科研之星”称号。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项目及北京市教委项目资助各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各1项,作为第2参与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各1项。
人物特写
在采访一开始,我们就问到研究生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孙红霞老师的回答非常迅速:“这是每个研究生在最初都会非常关心的问题,刚开始大家可能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必须要学会所有基本知识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这样根本没有时间学完,还会影响到后期的研究进展。我的主张就是边学内容边做研究,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不会的知识进行学习,不要害怕做不好,只要下定决心,认真、耐心,一定可以做出自己的东西。”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孙老师在科研方面,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无法预知的困难,她说:“在模型建立好后,分析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做不下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在合理范围内,改变模型条件。大家都想做一个一般通用的模型,但实际上,在求解、分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实际来改变模型参数,得出合理结论。”
谈到如何解决兴趣与现实的冲突时,孙老师思考过后,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的期望,但现实与理想肯定是有差距的,作为一名研究生,就应当把自己看作一名学者。学者在做研究时,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是最为关键的科学品质,在整个科研活动中,也许你仅对50%的内容感兴趣,但是无论做任何事,总会遇到你不想做的事情,可这是你必须去做的,是无法避免的,有些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她始终面带微笑,语速平和,慢慢地跟我们分享她在科研、生活中的体会。
当问到孙红霞老师如何看待当前越来越朋友化的师生关系时,她笑了笑说:“我认为这种师生关系非常好,双方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比如,许多导师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能力,会把一些课题项目拿出来让学生完成一部分,轻松地交流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用心,减少双方不必要的矛盾,高效工作。”
生活不全都是工作,孙老师在谈到有关减压的话题时,笑着和我们说:“我除了做有关学术方面的工作,业余生活全给了我的小孩儿。哪儿还有什么烦恼,如果有的话,我会让自己静一静,自我调整一些时间。”简单朴实的话语,其实亦是真理,在学习、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各种苦恼,但大多情况下,其实这些苦恼都不算什么。可能真正造成我们烦恼假象的原因是我们太容易有空闲的时间了,对于孙老师而言,时间弥足珍贵,为压力而痛苦不如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一篇好的论文,我想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记者手记
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孙红霞老师给我们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认真、负责。在我们到达她的办公室时,她当时正在帮助本科大四的学生修改毕业论文。讲解细致、态度谦和、思维严谨,是我们旁观者最为直接、深刻的感触。看到这一切,我们心中感叹这一定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孙老师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在科研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她平时的认真负责密不可分。
在我们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孙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回答问题并不拘泥于条框,有针对性地给出了许多非常有用的建议,在学习、生活方面,短短的二十分钟,我们受益良多。作为一名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正如孙老师所言,研究生就是一名学者,在学习当中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在困难面前,我们应当积极调整心态,设法去解决难题。这才是一名真正的研究生,一名党和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采访记者:商研1533班党支部 吕慧荣 穆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