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学术交流

【基于场景化教学的商科课程思政建设】系列报道六: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导语: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其本质则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从本学期开始,我院将陆续报道学院各个课程组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成果。
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数据技术为驱动的专业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系统应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营销方法,达成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价值的企业目标。由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本课程具有技术性、探索性、实操性的特色,以满足企业从传统营销向新媒体营销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尽管课程教学以网络技术与工具操作为主导,但由于数字世界的开放、自由、平等、分享,其参与者与内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集合起来,贯彻"大思政建设"教育观,强化对学生的思想觉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按照“思政进教材,固化到课堂”的路径方法,网络营销课程从政治意识、网络伦理、营销道德三个方面,自觉在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案例分析与实操上,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明确要求,在具体场景中“润物细无声”。
1.教学过程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与两个维护”。
        互联网是一个比现实更加自由开放、复杂多样的虚拟世界,每天都传播着大量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舆论分析,大多数是自媒体作者创作传播的内容(UGC),某些蓄意破坏我们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人,包括一些外国势力,大量利用网络的自由环境,直接或间接攻击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歪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贬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损坏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在这些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毫不犹豫地要求学生,在政治立场上培养“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信念上坚定“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行为上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承担网络公共安全的公民责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的成长发育时期,还没有形成坚定明确的政治信念,一旦面对如此多元化、多样化、模糊混沌的网络舆论内容,由于缺乏很强的辨别能力,容易被迷惑陷入错误的立场和信仰,由此产生观念与行为上的某些极端苗头。作为授课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在课堂中涉及到这些内容时,要毫不犹豫、坚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体现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一名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风范,时刻牢记,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数字世界中学会做一个爱党、爱国的“国家公民”。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循网络伦理准则,以此来判别、规范自己的用户行为。
        网络伦理是指导互联网上用户行为的道德准则。网络营销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使用互联网的道德责任,让学生学会用网络伦理方法去思考分析不同的用户行为,培养在网络中肩负社会责任的意识。首先,在第一堂课,就与学生讲明白什么是“技术两面性”,即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坏人类,关键取决于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的道德良知,让学生清楚全面、辩证地看待互联网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如何趋利避害,关键取决于使用者的行为决策选择,是选择“道德”还是“缺德”?其次,在不同的技术场景下,使用者如何选择才能符合人类的伦理准则,到底有哪些伦理准则,如诚信、尊重等,在遇到不同的网络内容、事件时,如何进行伦理分析,行使自己的道德判断,发掘自己的道德良知。最后,在课堂中有意地设置几个典型的网络“伦理困境”案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案例不是简单违反了道德伦理,是在不同伦理准则冲突而导致的行为选择问题,属于长期与短期、高阶与低阶逻辑的判断,以此训练学生的网络伦理分析方法与判断能力。如此做法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网络舆情等,不仅有益于大学生本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帮助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学会辨别是非,避免唯利是图、机会主义,担当网络公民的社会责任。
3.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营销行为的伦理分析,持续灌输营销专业伦理的核心观念。
        网络营销利用新媒体技术,开拓了一个与消费者零距离和时刻在线互动的便利平台,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和客户的巨大“风口”。由于无法实施实时全面的网络监控,许多虚假营销、色情营销、机会营销、欺骗广告促销等纷纷涌现出来,某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取短期利益和一夜暴富,采取非法的、甚至触及人类底线的手段,谋取利益。例如搜索营销出现的“魏则西”事件、“黑帽做法”、“网络水军”,还包括涉及到反科学的“洗脑”邪教做法等。需要让学生时刻警惕这些做法的诱惑,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除了教育学生避免非法营销与灰色营销行为,重点聚焦以“专业能力——职业责任——职业操守”的路径来输灌营销专业伦理的思维和方法。例如,产品责任问题,涉及到诚信、环保、公平的话题,以主题电影“我不是药神”讨论制药企业的产品伦理,以“魏则西”事件讨论搜索推广的社会责任,以社交网络“超限行为”谈论消费者主权,尤其是涉及到目前支撑社交网络营销的基础理论——神经营销学所引发的营销伦理争论,与学生展开初步讨论,把学说前沿和专业伦理困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会基于聆听自己内心的社会良知呼唤,或者使用伦理推断,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出明智的抉择,为未来塑造高尚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几年的网路营销教学实践让我们感到,在专业课程中导入、融进“大政建设”的教育观,发挥“大思政”的引领作用,需要从政治、技术、专业三个维度出发,把政治意识、技术伦理、专业道德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教学场景、具体案例分析、具体专业热点事件中,以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技术伦理远见、清晰的专业行为操守,去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辨别选择,以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大学教师的“师道尊严”。
        另一个较深的体会是,聚焦专业课程的前沿问题,尤其是当下的热点场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于探索,引导学生以政治观念、技术伦理、职业操守的逻辑维度,进行分析推演,在不预设立场的情况下,以玩“智力游戏”的方式,避免了枯燥说教引起的学生厌烦冷淡。平等、参与、分享与场景化,是目前最适合“Z世代”大学生的心智模式和学习心理的核心教学因素,教学中采用这些因素,有助于“大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程中加速推进,有效执行。
 

Baidu
sogou